一、宮頸息肉概述
宮頸息肉多發於育齡期婦女,特別是30至50歲的女性。息肉大小不一,小的僅幾毫米,大的可達數釐米,多數患者無明顯症狀,部分患者可能在婦科檢查中偶然發現。宮頸息肉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,屬於宮頸上皮細胞異常增生形成的一種良性病變。通常,宮頸息肉的出現與雌激素水平的變化、炎症刺激、感染(如HPV感染)等因素有關。雖然宮頸息肉多為良性,但其存在可能影響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質量。
宮頸息肉通常不具有傳染性。症狀因人而異,部分患者可能完全無症狀,而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異常陰道出血(尤其是在性生活後)、白帶增多或帶有血絲、月經週期異常等情況。較大的息肉可能引起壓迫症狀,如尿頻、便秘等。治療宮頸息肉主要依賴於手術摘除,常見的手術方法包括電切術、激光治療等。
二、宮頸息肉病因
宮頸息肉的形成原因不清楚,可能與慢性炎症、宮頸感染等有關。宮頸息肉的病因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:- 1、慢性炎症。長期炎症的刺激,可使宮頸黏膜過度增生,逐漸向宮頸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。
- 2、宮頸感染。
- 3、對雌激素水平升高的異常反應。
- 4、宮頸附近的血管阻塞。
三、宮頸息肉症狀
患者可沒有明顯的臨牀症狀,也可能出現以下症狀。
- 1、月經失調,月經量比平時多。
- 2、陰道異常出血,如性交後出血、絕經後出血或月經間期出血。
- 3、白帶增多,為黏液性、透明狀分泌物。
- 4、繼發感染時,陰道分泌物可呈膿性、黃色,並散發出臭味。
四、宮頸息肉檢查項目
- 1、醫生查體
醫生會使用陰道窺器擴張陰道,以便於暴露宮頸口。檢查可見宮頸有單個或多個增生樣物,紅色或紫色,表面光滑,質軟,呈舌型,分葉狀,球型或不規則外觀;可有蒂,蒂寬窄不一,根部可附在子宮頸外口,也可在子宮頸管內。 - 2、病理檢查
醫生可能會取組織樣本進行活檢,以確定病變性質(良性還是惡性)。光鏡下可見息肉表面被覆高柱狀上皮,間質水腫、血管豐富以及慢性炎性細胞浸潤。 - 3、特殊檢查
⑴宮腔鏡檢查
可發現宮頸管內的息肉,並明確息肉蒂部的長度、深度以及具體部位。還可同時進行治療。
⑵陰道鏡檢查
炎性息肉多呈黃豆狀,表面光滑,色紅,蒂部多來源於宮頸管,活動良好。陰道鏡下鱗化息肉色澤偏淡,宮頸息肉合併病變者,肉眼難以發現,而陰道鏡下可見病變上皮及異型血管。
五、宮頸息肉治療方法
婦科檢查發現有宮頸息肉或察覺有宮頸息肉症狀者,應早確診、早治療。息肉摘除術是主要的治療方法。因宮頸息肉的發生與慢性宮頸炎密切相關,兩者並存者,在治療宮頸息肉的同時也需對慢性宮頸炎進行積極治療。治療前患者需做宮頸刮片(薄層液基LCT或TCT)、HPV檢測、陰道鏡檢查、宮頸活組織檢查等,除外宮頸病變甚至癌變。
- 1、息肉摘除術:醫生藉助工具(息肉鉗,活檢鉗,卵圓鉗等)把宮頸息肉輕輕摘下,術後將切除的息肉送組織學檢查。手術後可能出現疼痛和輕微的出血,可遵醫囑服用止痛藥、止血藥。
- 2、宮頸錐切術、宮腔鏡下電切術:用於息肉較大、反覆發作或者合併有宮頸管炎的患者。目前宮頸錐切多采用LEEP術,因其不影響切除組織及其切口邊緣的組織特徵,切除的組織完全可用於病理學檢查。宮腔鏡下電切術的優點是能窺視深部,並且可以在直視下切除病變組織,創面同時被電灼,防止出血。
- 3、宮頸息肉藥物治療:由於個體差異大,用藥不存在絕對的最好、最快、最有效,除常用非處方藥外,應在醫生指導下充分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藥物。宮頸息肉的藥物治療,主要用於術後輔助恢復,如術後止血、止痛等。